权威的内容就一定对吗?这些学生有自己的判断——
近日
“清华学生发现诺奖背景报告笔误”
冲上热搜第一
事情要从一封来自瑞典的感谢信讲起。这封抵达清华大学教授王向斌邮箱的信,感谢他和学生木清(化名)发现并指出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科学背景报告中的一处笔误。
据清华大学介绍,量子纠缠是一种奇特的量子力学现象。此前三位科学家因开创性实验,展示了处于纠缠状态的粒子潜力,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,引发学界广泛关注。
而2022年12月,在完成“大学物理”课程延伸学习时,电子系大二学生木清发现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科学背景报告的量子纠缠swapping推导中,第十一页最后一个公式|Psi>_{1234}似乎有些不对。“正确公式右边4项应该都取正号,然而它却是2正2负”,难道公式出现笔误了?
面前是权威的诺贝尔物理学奖,自己是才入门的学科“小白”,加之公式符号虽然有错但并不影响前后文逻辑。木清犹豫再三,还是将自己发现的问题告知了老师王向斌。
王向斌从教多年,第一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,已然成为他的习惯。两人的探讨一直持续到凌晨。一次次确认背景概念定义,一遍遍在稿纸上演算推导,结果表明,报告中确实笔误了!
于是,王向斌帮助木清把发现的问题反馈给了瑞典皇家科学院,对方诚挚接受并按照建议更新了报告版本。
记者得知此事,试图与学生取得联系。校方工作人员反馈称——木清此前就再三要求报道中不要出现他的本名,“什么时候要是能做出真东西,再用真名。”
做个会思考、敢表达的“啄木鸟”
权威内容一定都是对的吗?
可能大多数人会回答
“那当然!”
“学贵知疑,小疑则小进,大疑则大进。”
有追求的人,一生都在不断学习
经常看到老师们感叹:
相比以前来说
现在的很多学生不仅细心
而且善于思考、敢于质疑
这些品质都尤为可贵
小学生隔空质问吴承恩:
为什么到了西域小国,宴席上还是中餐?
2018年,还在上五年级的马思齐同学,写了一篇作文,隔空质问吴承恩,《西游记》中为什么到了西域小国,宴席上还是中餐?“
马思齐的妈妈葛女士自己喜欢看书,这对孩子的阅读习惯有很大影响。
在妈妈的引导下,孩子不仅喜欢看书,还会反复读一本书。像马思齐在作文里写得那样,《西游记》她看了很多遍,“先是看里面的故事情节,后来爱看孙悟空大战妖精的打斗场面,再后来关注起唐僧师徒的饮食来了。”
为什么唐僧师徒从大唐到天竺,一路上的“菜单”都是一样的?葛女士听到了她的疑问后,就告诉她“要不要试着写一写”,当齐齐写出了一篇作文出来后,葛女士接着引导她,给她提出几个问题:“吴承恩是哪里人”“他本人喜欢什么菜”。齐齐在妈妈的引导下上网查找资料,慢慢修改补充,这才有了这篇作文。
附:西行路上的宴会菜
向下滑动查看
《西游记》这本书,我百看不厌。先是喜欢里面的故事情节,后来爱看孙悟空大战妖精的打斗场面。再后来,由于我的“吃货”属性,关注起唐僧师徒的饮食来。
话说师徒四众由东土大唐一路向西,由于八戒贪嘴食量大,孙悟空又有些本领,四人便很有机会经常吃到别人招待的“宴会菜”。“宴会菜”一般是这样出现的:
1、大国国君招待接风宴
2、降妖除魔感恩宴
3、妖精成亲(与唐僧)宴
4、寺中素斋
书中描写各类宴会饮食,分外精彩,譬如:
古云:“珍馐百味,美禄千锺。琼膏酥酪,锦缕肥红。”宝妆花彩艳,果品味香浓。几般蜜食,数品蒸酥。油扎糖浇,花团锦砌。金盘高垒大馍馍,银碗满盛香稻饭。
可是,你可曾发现,无论作者写得多精彩,从东土大唐到西域,地域差别如此之大,吃得菜却如此雷同。我整理了几个老少皆知的场景罗列的菜名,如下:
1、第54回西梁女儿国国王婚宴菜单:玉屑米饭、蒸饼、糖糕、蘑菇、香蕈、木耳、石花菜、黄花菜、紫菜、蔓菁、芋头、萝菔(卜)、山药、黄精……
2、第67回驼罗庄斋饭:面筋、豆腐、芋苗、萝白、辣芥、蔓菁、香稻米饭、醋烧葵汤……
3、第69回朱紫国:狮仙、笋芽木耳、蘑菇、黄粱饭、菇米糊、粉汤……
4、第79回小儿国国王宴请:狮糖、粉条、蘑菇、木耳、黄精、香稻饭……
5、第82回无底洞白毛老鼠精成亲宴:蔬菜更时新,豆腐、面筋、木耳、鲜笋、蘑菇、香蕈、山药、黄精……椒姜辛辣般般美,咸淡调和色色平……
6、第100回大唐庆祝宴:烂煮蔓菁、糖浇香芋。蘑菇甜美,海菜清奇。几次添来姜辣笋,数番办上蜜调葵。面筋椿树叶,木耳豆腐皮……
从这些菜单里看出,米饭、蘑菇、香蕈、木耳、豆腐、面筋、芋头、萝卜,几乎每顿饭都有这些食物。相同的食物穿越了十万八千里,遍布各个地域,仿佛比孙悟空的筋斗云还要快还要远。大唐与西域小国饮食一般无二,妖精与国君喜好完全相同,这不免令人生疑,这怎么可能?
原来,《西游记》作者吴承恩是淮安人,上述这些食物大多是江淮美食。他虽则可以天马行空地想像出各个西域国家、各个千娇百媚或妖或人的美娇娘,但他没有虚构菜单,没有写各地不同风味的美食,而是照着自己生活的地域,来实写食物,这又是为何呢?
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,我们需要设身处地去思考,也就是说假设我们也在明朝,假设我们处在吴承恩的处境中,会如何?吴承恩生活在明朝,当时的人们应该知道西域,对西域国家很有一些传说和想象,民间流传了许多唐僧西行的传说故事,这些都为他创作小说构建了基础。吴承恩饱览群书,又特别喜爱神话故事,喜读志怪小说,所以能写就《西游记》。然而,他并没有真正到过西域,加上家境贫寒,纵使有昂贵的西域进口食品,他也未曾听说,更别提吃过了。细节难以虚构,特别是饭菜饮食,要写得有板有眼,菜单罗列得洋洋大观,恐怕他是难以做到的。最方便的就是拿自己熟悉的食物来写,写着写着就大都是家乡美食了。
我不知道吴承恩有没有意识到他“宴会菜”菜单的重复。或许他明白,但由于古时候交通不便,书籍查阅不便,没有百度,没有百科全书,需要大海捞针似的去寻找信息,他无法办到,就用自己熟悉的菜品来写。或许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菜单上的“漏洞”。
我真想穿越到明朝,去劝说吴承恩,让他多请教有这类专业知识的人,比如厨子;再或者请教走南闯北的行脚商人,他们也许会知道多一些。又或者,我带足盘缠,拉着吴承恩去旅行,来一趟真正的“西域游”,吃遍西域各地菜品,再将它们编排好了不重样地写进“宴会菜单”里,可不更好?
神游回来,我深深觉得《西游记》是一部伟大的小说,如果能改进了书中的菜品细节,将会使它更符合实际,更有趣,更有可读性,令读者能学到更多的知识,成为本书中画龙点睛的一笔。(马思齐)
沈阳中学生:
“揪”出英语配图问题
2021年,沈阳市126中学学生崔宸溪,在预习沪教版英语教材时,利用所学的生物知识,“揪”出了一处配图错误:
课本第95页上有3张小昆虫的照片,按英文的说明分别应该是蝴蝶、蚂蚁和蜜蜂;但实际配图,却是蝴蝶、蚂蚁和食蚜蝇。向上海教育出版社反映后得到了肯定的回复:“确实错了,现在的小朋友太厉害了!”
网友对他不吝赞美,崔宸溪本人倒是非常淡定。他说,发现课本的插图错误“其实挺简单”。“蜜蜂有两对翅膀,食蚜蝇只有一对,蜜蜂的肚子是胖胖的,食蚜蝇很瘦的。蜜蜂的触角很明显,食蚜蝇的不明显。”揪出这样“明摆着”的区别对平时最爱读《昆虫记》的小崔来说,仿佛是件“平常事”。
崔宸溪从小就沉迷于树丛花坛里、《昆虫记》书中那个不一样的生物世界。
一开始,他的“痴迷”并不被所有人理解。老师为打破小崔与同学间的隔阂,专门邀请他给全班上了一堂以蚂蚁为主题的昆虫课。“蚁后的寿命可长达20年,但一只离群的蚂蚁只能活几天……”初上讲台的小崔并不怯场,熟练地介绍蚂蚁的习性。自此,他成了班上的“小生物老师”。同学一见到奇怪的昆虫,总会拍照或者干脆捉来问他。
小崔的妈妈王丹也担心过孩子“沉迷”蚂蚁、影响学习,也曾为孩子“补习班报得少”而焦虑。但最终,她和爱人还是决定呵护孩子的那份“热爱,”支持小崔“以自己的爱好为主”。
从事教育研究的专家侯明飞觉得,小崔上热搜也是在提醒大人们:“尊重孩子们的客观差异,以他们的兴趣爱好为注脚,让孩子长成自己应有的,而不是我们想要的样子。”
网友们也纷纷表示:有兴趣才能走得更远。
拥有自己兴趣的孩子可能不在少数,但一个孩子看似“不寻常”的爱好和热情、他的探索和质疑精神,就是这样被家长、老师、同学乃至网友接力般保护下来继而散发出了独特光彩。
当你遇到同样的疑问,
你会选择求证和质疑吗?
当孩子向你问出同样的疑惑,
你会怎么做?
是觉得“这不重要”“背下来就行”
还是重视孩子的疑问、
和TA一起思考呢?
评论区的很多老师、家长表示:
“现在的孩子真是不一样了,我们小时候,都是课本说啥是啥。”
“教材有界,学海无涯。”
“我们班的学生也有过类似的疑问,我当时说不太可能出错,应该给孩子去道个歉,再求证一下。”
也有家长表示:
都说要锻炼孩子的思考和批判能力
这事实践起来可不容易
比如:孩子经常说“凭什么听你的”
爱顶嘴怎么办?
做个懂接纳、擅教育的“陪伴者”
孩子小的时候,许多父母希望他乖乖地听大人的话,但等到孩子长大后与人交往不善于表达、遇事不会据理力争时,又埋怨孩子窝囊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孩子逐渐有了自我意识,对大人们不符合自身意愿的要求会提出不同意见很正常。
· 在这种情况下,父母不应追究“顶嘴”行为本身对不对,而是听孩子做出解释,思考他的意见是不是合理。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意见得到尊重,也会尊重大人的意见,在彼此尊重的氛围中沟通,便能避免或减少冲突,达成解决具体问题的共识。父母对孩子意见的尊重有益于孩子自尊心的培育,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建立自信。
· 孩子的表达能力不是天生的,需要有一个学习、实践的过程。父母如果习惯以自己的权威压制孩子的意见,孩子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就会渐渐弱化。而如果父母对待孩子顶嘴的态度是宽容的,孩子可以意识到权威并不都是正确的,无须盲目服从,他也会动脑筋分析、寻找说服大人的理由。当可以充分阐述自己的想法并得到认可,孩子感受到据理力争的力量,便逐渐学会说服他人的技巧,提高据理力争的能力。
· 当孩子有不解、委屈、不服等情绪时,爱顶嘴的孩子可以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,是一种对不良情绪的释放途径,可以减轻自身的心理压力。可以说顶嘴是孩子宣泄的“排气阀”,也是父母了解孩子真实想法和疏导不良情绪的机会。
· 当然,做到这些并不意味着放任孩子跟大人对着干。对孩子无理取闹的不良行为,要予以制止,并引领孩子学会以理服人。
你怎么看?
文章来源:中国教育新闻网综合自中国教育新闻网(作者 关颖 系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)、红星新闻、新华每日电讯(记者 王炳坤、王莹、武江民、李恒)、清华大学
图片来源:人民网、新华每日电讯、清华大学
本文只为传递信息,如存在文章/图片/音视频等资源使用不当的情况,请联系中国教育新闻网。
本期编辑:戚悦